完本阁 - 高辣小说 - 千山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

分卷阅读7

    因那日街上人多,且谢家门第,再宠谢莫忧也不会允她去外头看这等热闹的。最后还是谢柏答应到时穿了探花衣裳先给谢莫忧在家看个过瘾,她才嘟着嘴巴勉勉强强的应了。

谢莫如静静的听着家里人说话,及至晚宴开始,大家移步春风堂,谢柏同谢莫忧说起在庄子上看杏花的情形,谢太太间或插几句,气氛很是热闹。

谢莫忧慢调斯理的喝一口清鲜的山菌羹,夹一只小小翠绿的野菜饼,想着春天万物复苏,若能去郊游几日,肯定是极舒服的。

待家宴结束,出得春风堂,外面已是新月初升,大家仍是先一并去了松柏院,谢尚书道,“天晚了,都各自回去歇了吧。”

诸人此方行礼退下,出了松柏院,张嬷嬷带着两个小丫环提着灯笼在等了,谢莫如道,“父亲,我就送父亲到这儿了。”杜鹃院与谢松常居的牡丹院方向相反,完全不顺路。

谢松点点头,“嗯,去吧。”

谢柏笑,“你做大哥的在这儿杵着不走,我们如何敢动?快走快走。”

谢松对幼弟颇多包容,一笑,“偏你促狭。”带着谢莫忧与三个儿子,抬脚走了。

谢柏同谢莫如便有几步是顺路的,只是谢莫如生性寡言,谢柏嘴巴俐落,也有心跟谢莫如说两句什么的,偏生,偏生,他跟谢莫如不大熟。

这也不怪谢柏,主要是谢莫如常年练隐形大法的人,若非今日,谢柏还不知她这般心思伶俐。伴着漫天星辰,过一道月亮门,谢莫如道,“二叔先行。”

谢柏素来促狭,笑问,“你只送我到这里?”想到刚刚谢莫如对他大哥说的话就好笑,明明自己要先走,偏要说“我就送父亲到这儿了”。

谢莫如一怔,谢柏哈哈一笑,“我送你回去。”

☆、第4章华章堂

谢柏送谢莫如回了杜鹃院方折身回自己的苍柏院。

回了杜鹃院,谢莫如并未回自己的小院儿。说来杜鹃院极有格局,是院中套院的设计,进门是杜鹃院的大花园,花园坐北朝南的方位开一扇月亮门通往杜鹃院的正小院儿,便是谢莫如亲娘方氏住的地方。余者东西南还有三套小院儿,谢莫如住的是与她娘正对的南院儿,这院儿里遍植紫藤,谢莫如便取了名字叫紫藤小院。谢莫如穿过花园,先去正小院儿看看,里面灯已熄,叮嘱守门婆子几句,谢莫如方回自己的紫藤小院儿。

张嬷嬷心情很好,服侍着谢莫如洗漱后,眼中满是欢喜与欣慰,“天晚了,姑娘也睡吧,明儿一早还得上学呢。”心下觉着谢柏委实是个大好人,杜鹃院的位置有些偏的,虽有张嬷嬷带了丫环婆子去接,可亲爹谢松也没打发个人跟着一并送谢莫如回杜鹃院,相较之下,谢柏多么周全。

而且,谢柏是老爷太太心尖儿上的宝贝,在谢家也说得上话儿,且是新中的探花,以后大大的有出息。有这样的一个人能对她家大姑娘另眼相待,张嬷嬷想一想都能欢喜的笑出声来。

谢莫如知张嬷嬷的心思,大概杜鹃院实在冷落太久了吧,谢柏不过送她回来,张嬷嬷便能欢喜至此。

谢莫如并不觉着谢柏送她回来有何可喜之处,她自幼便不曾从谢家人身上得到过欢喜,但也不曾有憎恶。谢家不曾刻薄她,当然,也不曾喜欢她。她在这里出生、成长,可是,她与她的血缘亲人之间更仿佛陌路人。

谢莫如不觉着如何,更没有悲伤或是失望的感觉,好比一件东西,你从未得到过,不知这件东西还是好是坏,亦未生出过渴求,那么,便无关爱憎。譬如一个自幼茹素的沙弥,你问他喜欢吃rou么?他会说是爱还是厌?不,他根本不解其中滋味。

今日月初,天空一轮弯月如钩,漫天星子将天地染上一层朦朦星色。连房间也不是完全的黑,而是深深浅浅变幻莫测的灰,纱幔之中,谢莫如翻个身,静静睡去。

谢柏中探花之事令整个谢家都添了三分喜庆,一大清早,谢莫如照例去花园里沿着鹅卵石绕圈儿。昨儿原说好要做荷叶粥的,张嬷嬷都命人摘好了嫩嫩的鲜荷叶,偏生谢莫如晨间转圈儿时,瞧见园中有新出的荠菜,杜鹃院里她是主子,于是,应她要求,早餐便改成了热腾腾的荠菜鲜rou大馄饨。春三月新出的小荠菜,鲜嫩又水灵。园中花木多,自然伴有些野草野菜,荠菜是野菜,倘不是有一次张嬷嬷做了给她吃,谢莫如都不知小小野菜这般味儿美。

她吃东西不大含蓄,大家闺秀都要小口小口的优美进食才不失礼仪,如吃这馄饨,自然是皮薄馅少绉纱小馄饨最适合。谢莫如却偏爱皮薄馅足的大馄饨,大馄饨,汤料精致又要与煮小馄饨仿佛。用大骨头汤,加透明的小虾皮、蛋皮,出锅时散入一小搓细细的水绿春葱末儿,青花瓷的汤匙轻轻在碗里一搅,香气扑鼻。

谢莫如闭上眼睛,闻一闻这馄饨的鲜香,方心满意足的用起早饭。她每天坚持一早一晚的锻炼身体,故而身体很好。身体好,胃口肯定也不错,谢莫如一连吃了两碗馄饨,方心满意足的起身,挑了一身丁香色的衣裙换了,心满意足的去松柏院请安,然后同谢莫忧一道去华章堂念书。

纪先生能被谢家聘为女先生,不只是因她在宫里做过女官,熟知礼仪。这位先生简直无所不知,一般这种人都有一种统称,名曰全才。纪先生是礼仪规矩也能教,琴棋书画亦知晓,甚至经史子集也有涉猎。谢家请她来过供奉,真不是她占谢家的便宜,而是谢家占了大便宜才是。

昨日学画,今日则讲经。

讲的不是和尚念的经,而是一本正经的十三经。春秋左传一开篇便是郑伯克段于鄢,微言大义,纪先生讲了一遍此篇的含义,分别对两个学生提问,谢莫忧不答,谢莫忧道,“所谓有因有果,郑伯有失光明磊落,共叔段野心勃勃也不是假的。”

纪先生看向谢莫如,谢莫如道,“各有各的苦衷,左传上这样写,结局是这样,看看就罢了。

谢莫忧听此“高论”,忍不住道,“凡事总事出有因,倘其母武姜一碗水端平,想来也不至于兄弟阋墙。”

自古至今,人们总喜欢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寻找无数理由。研究庄公兄弟的阋墙有什么意思,还真不如去念念道德经。谢莫如淡淡道,“郑庄公十四岁即位,郑庄公二十二年,郑庄公三十六岁时因共叔段谋反赶跑了他,共叔段又不是一时头脑发热便行谋反之事,庄公忍他二十二年,又没诛杀共叔段,算是仁至义尽。在我看来,庄公无甚错处。至于书上说,‘「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