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5
但他是皇帝,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说话并非戏言,坐在皇位上的人,若想当一个真正的明君,就必须有这样的觉悟。
否则,总想让皇权凌驾一切之上,不顾天下人的利益,这样的皇朝是不可能长久的。
君像舟,民像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皇帝若不想舟覆人亡,就需放下身段,与百姓打成一片。
如今他好不容易有个女儿,身体力行的放下身段,让自己与普通人一样,不搞特殊化,可自己家里的人,却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这让李世民相当恼怒。
以他的性子,简直恨不得立即下令,全面强制推行襄城的处事之道,任何胆敢抗拒者一律严惩不怠,不过这种念头只是一闪而没。
他早不是当年的毛头小子,很多事不会再意气用事,静下心来想一想,襄城的作为确有利也有弊,皇权至上的年代,皇家不能不亲民,但也不能太过亲民。
否则时日久了,百姓心里对皇家的敬畏会逐渐削弱,说白了,人性本就很复杂。
“罢了,这事从长计议吧,襄城不要公主府的事,可不必强求其它公主效仿,但是礼敬公婆这一点,绝不许讨价还价。”
“出嫁的公主,若是让朕听到谁在公婆家盛气凌人,不礼敬公婆,一律严惩不怠。”李世民沉默了半晌,口中才道了这么一句。
说出这句话,即代表他已经做出让步,这对已在皇位上坐了五年之久,声望日隆的李世民来说,实非易事。
深为了解丈夫性格的长孙皇后握紧了他的手:“臣妾知道,陛下既已做了让步,剩余的事,就交给臣妾来做吧。”
他们夫妻已经让了一步,若其它人还不依不饶,她这个皇后,说不得,也得出点手段了。
第三百零九章张蕴古之死
李世民提议让众公主学习襄城的事就这样在双方的退让妥协下揭了过去,公主府不取消,但是所有嫁出去的公主皆不许依仗身份不敬公婆。
这件事过去之后不久,后宫又发生了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李世民的十二子,刚封为代王不久的李简因病去世。
五月初七,李世民用黄金、丝织品赎回沦落在突厥的隋朝遗民,使他们归返家园。
八月十七日,李世民派使臣赴高丽国,祭祀原隋朝的阵亡者,八月二十一,李世民一怒之下杀了张蕴古。
关于张蕴古这事要从一个多月前说起,七月初的时候,唐太宗接到奏报,奏报上说,市井中一个名叫李好德的人,总是装神弄鬼,妄议朝政。
这个李好德的哥哥曾是前朝命官,隋炀帝年间曾出任相州过刺史,他本人在民间也小有名气。
贞观初年,他就自称神仙下凡,经常说些鬼神异事,糊弄百姓,太宗听闻之后,当即下令将李好德逮捕收监。
李好德被逮捕收监之后关在大理寺,由大理寺丞张蕴古负责审理。
张蕴古自幼聪敏,博览群书,写得一手好文章,又有着超群的记忆力,看过的碑文能过目不忘,棋局被打乱后能一子不差的复盘。
“背碑覆局”这个成语即由他而来,这张蕴古不仅书读得好,对朝廷政治得失也有很深刻的见解,因表现出色,贞观二年(628年)调到中书省当差。
唐朝前期,他主要在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诏令,对张蕴古来说,这是一片新的天地,可以大有作为。
张蕴古牢牢抓住了这个机会,在中书省期间,他除了兢兢业业的干自己本职工作外,还上了一道名为的奏疏。
奏疏上劝诫唐太宗李世民要“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劝诫他爱惜民力,不要贪图享乐;开门纳谏,虚心听取大臣意见。
不要自以为是、拒谏饰非;要豁达大度,“安彼反侧”,坚持五湖四海的用人方针,安抚好曾经的对立面。
张蕴古这个折子不但文辞好,道理更是讲得透彻,对于刚经过玄武门之变,极需稳定朝局收揽人心李世民来说,不啻一服良药。
李世民看过奏疏之后,龙心大悦,立马赏赐张蕴古两匹绸缎以示鼓励,并认为让他在中书省起草诏书埋没了他的才华,将其提拔为大理丞。
大理丞和他之前的官位级别一样,皆为从六品上,但大理丞分管涉及尚书省六部官员和徒刑以上案件的审理,担负的责任重了很多,显然属于重用。
李好德的这个案子交到张蕴古手中之后,他没有立即判决,而是经过多方调查走访,在此过程中,发现另有蹊跷。
这个李好德喜怒无常,还间歇性地疯言疯语,经常神志不清,此人患有精神上的毛病,既他的言论不能代表民众意见,也不见得是出自他的本心,依法不应受到惩处。
张蕴古将这个调查结果报给李世民,李世民看完之后心中一片豁然开朗,大为欣慰。
据此看来自己悉心为民执政,还是颇有成效的,天下安泰,四海归心,哪来什么存心诋毁他的刁民呢?
李世民心里一高兴,就下令赦免了李好德之罪。
张蕴古听闻皇帝觉得赦免李好德,就兴冲冲的跑到狱中,把这好消息告诉了李好德,并在狱中摆开棋盘,与李好德对弈起来。
此举恰好被监察御史权万纪看见,权万纪看见张蕴古居然在牢房里摆开棋盘,和李好德对弈起来,觉得很是不对头,便着手去调查,这一查就查出毛病了。
张蕴古的籍贯在相州,而李好德的哥哥恰好时任相州刺史,也就是说,张蕴古是认识李好德的。
这么说来,张好德的疯癫不常之症,很有可能是张蕴古为了帮他脱罪作的伪证。
一念至词,权万纪没有再查,直接写奏折参了张蕴古一本,即参张蕴古身为主审官,不仅犯有蓄意包庇罪,还犯有作伪证的嫌疑。
李世民看到这个折子顿时勃然大怒,就在朝会上,直接让人将张蕴古缉拿下来。
张蕴古懵了,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个劲的喊冤枉,李世黑着脸,将参他的那纸奏折扔给他,张蕴古看完之后顿时面色如纸,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拖下去,今日午时于东市问斩。”李世民冷冷的道。
“冤枉,冤枉啊陛下下。”张蕴古听到这句话,终于缓过神来,立即挣扎着喊起冤来。
“拖
否则,总想让皇权凌驾一切之上,不顾天下人的利益,这样的皇朝是不可能长久的。
君像舟,民像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皇帝若不想舟覆人亡,就需放下身段,与百姓打成一片。
如今他好不容易有个女儿,身体力行的放下身段,让自己与普通人一样,不搞特殊化,可自己家里的人,却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这让李世民相当恼怒。
以他的性子,简直恨不得立即下令,全面强制推行襄城的处事之道,任何胆敢抗拒者一律严惩不怠,不过这种念头只是一闪而没。
他早不是当年的毛头小子,很多事不会再意气用事,静下心来想一想,襄城的作为确有利也有弊,皇权至上的年代,皇家不能不亲民,但也不能太过亲民。
否则时日久了,百姓心里对皇家的敬畏会逐渐削弱,说白了,人性本就很复杂。
“罢了,这事从长计议吧,襄城不要公主府的事,可不必强求其它公主效仿,但是礼敬公婆这一点,绝不许讨价还价。”
“出嫁的公主,若是让朕听到谁在公婆家盛气凌人,不礼敬公婆,一律严惩不怠。”李世民沉默了半晌,口中才道了这么一句。
说出这句话,即代表他已经做出让步,这对已在皇位上坐了五年之久,声望日隆的李世民来说,实非易事。
深为了解丈夫性格的长孙皇后握紧了他的手:“臣妾知道,陛下既已做了让步,剩余的事,就交给臣妾来做吧。”
他们夫妻已经让了一步,若其它人还不依不饶,她这个皇后,说不得,也得出点手段了。
第三百零九章张蕴古之死
李世民提议让众公主学习襄城的事就这样在双方的退让妥协下揭了过去,公主府不取消,但是所有嫁出去的公主皆不许依仗身份不敬公婆。
这件事过去之后不久,后宫又发生了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李世民的十二子,刚封为代王不久的李简因病去世。
五月初七,李世民用黄金、丝织品赎回沦落在突厥的隋朝遗民,使他们归返家园。
八月十七日,李世民派使臣赴高丽国,祭祀原隋朝的阵亡者,八月二十一,李世民一怒之下杀了张蕴古。
关于张蕴古这事要从一个多月前说起,七月初的时候,唐太宗接到奏报,奏报上说,市井中一个名叫李好德的人,总是装神弄鬼,妄议朝政。
这个李好德的哥哥曾是前朝命官,隋炀帝年间曾出任相州过刺史,他本人在民间也小有名气。
贞观初年,他就自称神仙下凡,经常说些鬼神异事,糊弄百姓,太宗听闻之后,当即下令将李好德逮捕收监。
李好德被逮捕收监之后关在大理寺,由大理寺丞张蕴古负责审理。
张蕴古自幼聪敏,博览群书,写得一手好文章,又有着超群的记忆力,看过的碑文能过目不忘,棋局被打乱后能一子不差的复盘。
“背碑覆局”这个成语即由他而来,这张蕴古不仅书读得好,对朝廷政治得失也有很深刻的见解,因表现出色,贞观二年(628年)调到中书省当差。
唐朝前期,他主要在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诏令,对张蕴古来说,这是一片新的天地,可以大有作为。
张蕴古牢牢抓住了这个机会,在中书省期间,他除了兢兢业业的干自己本职工作外,还上了一道名为的奏疏。
奏疏上劝诫唐太宗李世民要“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劝诫他爱惜民力,不要贪图享乐;开门纳谏,虚心听取大臣意见。
不要自以为是、拒谏饰非;要豁达大度,“安彼反侧”,坚持五湖四海的用人方针,安抚好曾经的对立面。
张蕴古这个折子不但文辞好,道理更是讲得透彻,对于刚经过玄武门之变,极需稳定朝局收揽人心李世民来说,不啻一服良药。
李世民看过奏疏之后,龙心大悦,立马赏赐张蕴古两匹绸缎以示鼓励,并认为让他在中书省起草诏书埋没了他的才华,将其提拔为大理丞。
大理丞和他之前的官位级别一样,皆为从六品上,但大理丞分管涉及尚书省六部官员和徒刑以上案件的审理,担负的责任重了很多,显然属于重用。
李好德的这个案子交到张蕴古手中之后,他没有立即判决,而是经过多方调查走访,在此过程中,发现另有蹊跷。
这个李好德喜怒无常,还间歇性地疯言疯语,经常神志不清,此人患有精神上的毛病,既他的言论不能代表民众意见,也不见得是出自他的本心,依法不应受到惩处。
张蕴古将这个调查结果报给李世民,李世民看完之后心中一片豁然开朗,大为欣慰。
据此看来自己悉心为民执政,还是颇有成效的,天下安泰,四海归心,哪来什么存心诋毁他的刁民呢?
李世民心里一高兴,就下令赦免了李好德之罪。
张蕴古听闻皇帝觉得赦免李好德,就兴冲冲的跑到狱中,把这好消息告诉了李好德,并在狱中摆开棋盘,与李好德对弈起来。
此举恰好被监察御史权万纪看见,权万纪看见张蕴古居然在牢房里摆开棋盘,和李好德对弈起来,觉得很是不对头,便着手去调查,这一查就查出毛病了。
张蕴古的籍贯在相州,而李好德的哥哥恰好时任相州刺史,也就是说,张蕴古是认识李好德的。
这么说来,张好德的疯癫不常之症,很有可能是张蕴古为了帮他脱罪作的伪证。
一念至词,权万纪没有再查,直接写奏折参了张蕴古一本,即参张蕴古身为主审官,不仅犯有蓄意包庇罪,还犯有作伪证的嫌疑。
李世民看到这个折子顿时勃然大怒,就在朝会上,直接让人将张蕴古缉拿下来。
张蕴古懵了,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个劲的喊冤枉,李世黑着脸,将参他的那纸奏折扔给他,张蕴古看完之后顿时面色如纸,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拖下去,今日午时于东市问斩。”李世民冷冷的道。
“冤枉,冤枉啊陛下下。”张蕴古听到这句话,终于缓过神来,立即挣扎着喊起冤来。
“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