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阁 - 言情小说 - 我的meimei是偶像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3

分卷阅读123

    的阳光里继续,大片温暖的光打在教室里面,撒在钢琴和留着汗拼命演奏的少年脸上,都是青春的味道。

青春到底是什么味道呢?在程晓羽闭着眼聆听的耳朵里,是薄荷的味道。清新醒目又带着一点点的香甜的刺激。

他在仔细闻了闻,发现空气中真有着淡淡的薄荷味,那是坐在他身边的端木林莎的味道。

一个考生考完,程晓羽转头看见端木林莎朝他伸手,示意程晓羽和她轻轻的击一下掌,端木林莎道:“下个就是我了,在给我点幸运吧!晓羽哥。”

程晓羽也不知道端木林莎的“在”是什么意思,但不妨碍他传递他的鼓励,轻轻的跟端木林莎击了掌,端木林莎就信心满满的走下去做准备了。等这个男生考完就到她了。

这个时候教室里的人也不多了,也就还剩五六个。

程晓羽脑子里跟随着台上的考生一起弹奏,然后考生的每一处处理不够好的地方,他都能清楚的标记出来。程晓羽也不知道这样的能力,属于BUG级的能力,所以也没发现自己其实已经很牛B了。

等端木林莎跟考官鞠了躬,优雅的坐在黑色的钢琴前面时,这一霎那的静谧时光,像一页彩色的漫画,美丽极了。

端木林莎纤细的象牙色手指,配着一缕缕青丝坠在修长洁白的脖颈之间。阳光倾泻在她弯弯长长的睫毛上,装饰着小巧而挺立的鼻子,红色的唇点缀在无暇的面容里面,铸就了一副国色天香的脸庞。她像一只骄傲的白天鹅,开始挥舞她的翅膀。

巴赫升C小调,BWV849。这是里最难的两首五声部赋格里面的一首。一般没有十年的弹奏经历,是碰都不要碰的高端存在。

这首五声部赋格曲,是三重赋格曲构造,有如巨大的神圣的教堂的结构。莱曼评此首为“音乐文化所呈示的最神圣、最崇高的乐曲”。各声部模仿、变形,是“诉说着伟大灵魂的憧憬”。

但此曲难度当然也不是一般的高,所剩无几的人都被端木林莎所表现出来的精湛技巧所震撼了。

程晓羽也有点讶异端木林莎弹得格外出色。

钢琴演奏技术的提高有赖于手指的灵活性与独立性。而弹奏复调作品,则对这一点的要求更为必要。如手指对各声部层次对比的控制力,旋律线条走向的把握,乐句起和收的处理,两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等。

这一切端木林莎都做的毫无瑕疵,尤其是她演奏的还是里最难的几首之一,这样的表现就难能可贵了。

但在程晓羽看来也不是没有缺憾,钢琴表演很重要的一点是在除了手指能力之外,演奏者要能清楚地听见自己弹奏的是什么,也就是作品进行中的各个声部在自己手下能否清晰的展示出来。

当然程晓羽的要求是有点苛刻了,因为从表面上看不出巴赫的所想表现的是什么,但是从巴赫的思想特点和完整统一的形象思维来看,我们可以了解巴赫作品中所蕴藏的丰富内容。

由于巴赫所处的复杂时代,受宗教影响极大,所以他常借宗教题材反映人民的痛苦,表现人们对英雄的同情、感伤和歌颂。

同时巴赫作品也反映了人们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而非标题音乐则包括了当时社会所不能论的语言,从侧面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反映了社会。

例如这首升C小调,BWV849就是宗教意味强烈的乐章。必须用音乐线条勾勒出沉思的哲理和宗教圣咏的肃穆庄严。

考试毕竟不是钢琴表演,在巨大的压力下,能将一首高难度乐曲表达完整就不容易了,更何况还是整场考试第一次有人弹五声部的赋格曲。

一曲弹完,第一次教室里还有了点掌声。但程晓羽恶意的认为这些掌声大部分都是因为端木林莎出尘的美貌引起的。

随后肖邦的两首练习曲,端木林莎完成的也很是不错。显然她的水平在他们这个六号考点,已经是最顶尖的几个了。

在程晓羽的判断里,端木林莎的初试过关是板上钉钉了。

第83章暗涌

当组织考试的那个学生,叫到程晓羽做准备的时候,程晓羽就提前站在里教室前面,等待倒数第二个考生弹奏完。

显然在端木林莎后面弹奏的,都没有发挥好,这个戴眼镜的女生也是一路弹得磕磕绊绊,最后弹到肖邦的op10,no4:,直接紧张的忘了谱子。坐在凳子上不知所措的,哭了起来。

考官宣布考试结束,安慰了下她,叫她明年在来。那女孩只能站起来,梨花带雨的走出了教室。

程晓羽自觉的走到钢琴前面鞠了躬。

中间那个年纪很大的白头发男老师说道:“程晓羽是吧!你是最后一个了。好好弹,别紧张。”这是考官第一次念考生的名字。

程晓羽微微一笑道:“谢谢老师关心,我不是很紧张。”

这个时候站在教室外面的端木林莎反而比程晓羽还要紧张,考试完了她也没走,就站在外面等程晓羽,顺便听看看程晓羽的钢琴水平到底怎么样。

程晓羽自信的坐在凳子上,说了自己要弹得是降E小调,BWV853。

几个老师面无表情,但也看得出来他们也觉得这个曲子难度太低。

但程晓羽的第一个触键音色,就让三个老师大吃一惊,这样美妙而严谨的音符居然从一个学生手中弹出来,让他们不敢相信,收起轻慢的态度屛息凝神的听程晓羽弹奏。

显然程晓羽出色地表现出巴赫的赋格的层次与魅力,而他在处理慢速时,音粒似是一个一个跳跃出来,快速又是音粒飞溅,有眼花缭乱之感。

程晓羽弹巴赫,把左手想象成一个人右手想象成一个人,好像两个人在对话,靠曲子调性区别场景,有的曲子像两个人在吵架,有的像在互相讲情话,有的像两个大妈在絮絮叨叨的讨论今天的菜价。

明显弹出了左右手独立的感觉,而且左手不是右手的伴奏,而是截然不同的另一个旋律。

更可怕的是程晓羽的速度与节奏掌控力实在太强,始终不快不慢的匀速演奏,节奏恒定、严谨而平稳,仿佛人rou节拍器一般精准。线条自然流动,正确的使用渐快与渐慢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

整个一曲弹完,没有一处可以挑剔的瑕疵。

但你要说那个地方特别的出色,又说不上来,整个就是教科书一般的演绎。谱子是怎么样,就弹得分毫不差的感觉。

这属于考试中的标准答案。但就钢琴演奏来说就少了些个人特色,而且普通学生也根本无法体会,程晓羽在这首乐曲里表现的强大掌控力。

听在三个老师耳朵里,当然是各有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