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阁 - 耽美小说 - 穿到明朝考科举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2

分卷阅读32

    怎么敢私下租了主人的宅子!”又给崔燮拉上衣领,把那道疤遮住,叫他小心被风拍了,嗓子疼。

那位穿粉衣的夫人却朝他们叫道:“这院子还给你,租钱我们也不要了,你把这娼妇给我打出去就行!”

男主人大怒而骂道:“你这恶老婆,当着你汉子就要反了天了!”

夫人上去要撕他的嘴,穿葱绿的女子反而护住他,跟夫人扭打起来。崔燮觉得这场戏实不大像拐卖妇女的,拎着计伙计的领子往上拽了拽,拧眉问那男主人:“那妇人是你抢来的还是背妻偷娶来的?刚才她为什么说你强掠她?”

门后院门“砰”地一响,捧砚领着几个高壮汉子,满头大汉地跑进来,厉声喊道:“都退下,不许冒犯我家少主人!”喘了两口气又对崔燮说:“大哥,这几位是街上的乡约正副和里正,还有几位肯帮忙的邻居,我怕去衙里请人慢了,先请他们来帮助了。”

乡正约副看见满院砸成齑粉,都苦着脸说:“王大官人这是怎地,青天白日地把院子砸了,还要打人?”

王项祯看着一院子认得的人,连那点傲气也丢了,臊眉耷眼地说:“这清平世界,离着县衙没几步远的院子,谁敢强掠民女。实是我这老婆太凶悍,我一眼没看好,叫她跑来打砸东西……这院子里的东西都是我添置的,其实也没砸坏主家什么。”

计伙计涕泪横流地对崔燮说:“咱们铺子当初叫水冲了,匠人家里也都遭了灾,还倒欠了几家纸坊和买家的债,东家家里又不肯给付分文,我们险些沿街要饭去……是这位王大官人替我们还了钱,又不要我们把院子卖把他,只说是租住几年,小人实在是没办法才干了这事!”

王项祯明见着崔燮紧抿的嘴角,手里倒竖的宝剑,却还理高气壮地叫着:“我可是给了一百两银子租院子的,你们不能赶人啊!”

崔燮别开头不看租院子的那一家,跟乡约正副、里正、邻居拱了拱手说:“这院子是家里的掌柜、伙计背着我租了别人,我今天也是第一次踏进来,他们家的事跟我崔家并无关系,请几位帮我做个见证。”

计伙计扑上来抱着他的腿哭:“这事都是小人自作主张,小人的父亲年迈了,经不起大刑,求公子处置小人,放过我父亲吧……”

崔源把他拉开,扔在一旁叫他待罪。那几个乡约、保证都不忍心地看着,崔燮却不再看那边,而是指着院里说:“他家的事我看不太清楚,几位久住在这里,应当知道这女人是他娶……纳来的还是抢来的,若真是抢的,各位只管告诉我,我去禀告县尊。”

那几人把他拉到边上,低声说:“这妇人真个不是掳来的。王大官人是咱们兴州右屯卫指挥使王大人的令郎,不合娶了个厉害老婆,辖制的他不敢纳妾,就趁跟朋友出游的时候从外面弄了个唱的来,却又不敢带回家,就在你店面后租了院子养着……”

崔燮将信将疑,看着那个穿葱绿的女子。那女子反而朝他娇滴滴一笑,脸上指甲印、胭脂、糊掉的白粉狼籍成一团犹自不觉,倒真不像是被掳掠来的。

他长出了口气,把剑往捧砚手里一塞,转头问计伙计:“你们这房子租了多少年?”

计伙计低着头说:“没、也没多久……”

崔燮又问:“租费怎么没入帐?”

计伙计默默不语,崔燮冷笑道:“因为帐本就是假的是不是?真帐本在哪儿?”他也是学过微积分和概率论的人,要不是看不懂明代记帐的字符,当时真应该认真看看帐!

“在……在我房里……”计掌柜从后面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满面苦涩地地说:“我们真的没敢贪少东家的银子!只是那时遭了灾求崔家拨款周转,姑爷先说了要给银子,后来我们去帐房支银子时,他们不仅不给,还说我们已先拿了银子,又来蒙骗崔家的钱,险些把我们绑去见官,我们父子也是没办法才把院子租出去的!”

这事儿……好像还真是崔家能干出来的。崔燮不置可否,又问他:“店里的伙计呢?”

计掌柜嗫嚅着说:“店里生意不好,也不能干养着他们……就、小老儿就擅自作主,叫他们自己到外面趁生活去了。”

崔燮点了点头,看着他问:“一共几个伙计,几个雕版匠,还能不能叫回来?”

“咱们这里的人都是原先好的时候签的,有个老帐房,两个大伙计,五个雕版匠,两个印刷匠,四个杂工。不过他们也有家室要养,一日不做就没有米粮下锅……”计掌柜越说声音越小,和计伙计父子们惴惴地瞅着崔燮。

他始终不喜不怒地,脸色平平淡淡,看得人心里越发没底,连那两位巾帼都不大敢对打对骂了,从背后偷看他。

王项祯有点受不了这气氛,看崔燮手上已没有剑了,不像能杀人的样子,便大着胆子凑过来,悄声说:“要不我另借你个院子?我在厢关也有个挺幽静的小院,就是你这书店地方实在好,比我往别处去方便,月姐也住惯这里了……”

他回头看见爱宠满脸是血,夫人虎视眈眈,忽然觉得这话说着有点心虚。

崔燮看都不看他一眼,冷静地说:“不与公子相干,那房子你既给了钱,自然可以接着住。今日趁约正、约副、里正和邻居们都在,我就留各位做个见证。计伙计,你去把铺里的雇工都找回来,问问谁愿意跟我干的,从今以后我供给他们衣食住宿,按月付工钱,但相应的,我要跟他们重签一份约。”

第24章

崔燮真正要他们签的是保密协议。

套色、拼版印刷都不是什么有技术含量的东西,但在明初时代却都是确确实实没有人想到要做的。要是没有个合同约束,今天他告诉匠人怎么拼版,怎么分出浓淡深浅、晕染皴擦,过几天满直隶就都是彩版书了。

计掌柜父子没花多少时间就把匠人都召回了铺子里,跟他重订协议。有几个工匠担忧他会要求自己卖身为奴仆,期期艾艾地看着他,但想起自己在这铺子干了多年,子女们也是在这里长大的,终究还是没有开口,老老实实地接过了契书。

却不想拿到手的并不是卖身契,而仅仅是一份雇工长约和一份禁止将本坊中印刷技术流传出去的保密文书。

不仅是他们在书斋工作的时候,就是在离职之后也不许将此技艺传给别的书坊,书坊会每年付给他们一笔保密费,但若敢犯禁就要报官拿问。

这种契书他们自然不怕签。别说他们在刻书这一行了这么多年,各家雕刻技术都没什么差别,他们会的别人也都会;就真是将来学了什么新手艺,他们还要捂着留着,传给子孙吃饭呢。

计掌柜和计伙计别无二话,抄起笔便签下了名